文教頻道
“強國復興有我——跟著書本研讀中山”文化領讀活動第二期走進三鄉(xiāng)古村落
跟隨領讀人研讀中山文化
發(fā)布時間:2022-08-01 來源:中山日報


    參觀鄭觀應故居時,孩子拿手機拍下史料。    實習生 郭芷瀅 攝

7月30日,“強國復興有我——跟著書本研讀中山”文化領讀活動第二期走進三鄉(xiāng)的古村落雍陌村和橋頭村,中山市中華詩詞楹聯學會主席高松作為領讀人,帶領40多位中小學生訪鄭觀應故居。

●通過展覽了解鄭觀應生平事跡

今年是我國著名實業(yè)家、維新思想家鄭觀應誕辰180周年。沿著長長的石板路,高松帶領孩子們來到位于雍陌村的鄭觀應故居,與這位“晚清全面看世界的第一人”近距離“對話”。隨后,大家還參觀了“鄭觀應生平史跡展覽”。通過展覽,孩子們不僅知悉了鄭觀應的生平事跡,品讀其著作《盛世危言》蘊含的寶貴思想,還感受到了先輩的奮斗精神和家國情懷。

古樹、小池、稻田、青山……下一站,孩子們抵達古韻悠長、宛若“世外桃源”的橋頭村,飽覽鄉(xiāng)村振興新風貌,品嘗了可口的三鄉(xiāng)瀨粉,并走進橋頭學校開展“強國復興有我”分組座談交流會。

●座談分享感悟鄭觀應家國情懷

座談會上,高松用平實易懂的語言講述鄭觀應《盛世危言》背后的家風傳承及其當代價值,讓孩子們感受鄭觀應的家國情懷,以及他對子孫后代的諄諄教誨。高松表示:“鄭觀應家訓中融合著勤、學、廉、善等主題,是傳遞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及道德品格的跨時代橋梁,在百年后的今天仍極具借鑒意義?!焙⒆觽兟牭萌朊?,不時在筆記本上記錄隨感隨想,并踴躍上臺前分享當日行走中的所見所聞。

“以前是在歷史書上了解鄭觀應,現在是來到實地親身感受,追尋他曾經走過的足跡。我覺得,鄭觀應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形象變得更加鮮活了?!?來自中山市東區(qū)遠洋學校的學生邱煒燁如是說。

來自中山市中港英文學校的學生原熙悅則是第三次來訪鄭觀應故居,她回想起自己7歲那年第一次來訪時還懵懵懂懂,現在則有了許多收獲,“今天再來,像是一次重新發(fā)現鄭觀應之旅,有了新的感悟,對鄭觀應的了解更加深刻了?!?/p>

版權與免責聲明:
① 凡本網注明“來源”為“中山日報”、“中山商報”、“中山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視頻,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(fā)表。已經被本網協(xié)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中山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 本網未注明“來源”為“中山日報”、“中山商報”、“中山網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來源”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來源:中山網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
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系。
聯系人:陳小姐(電話:0760-88238276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