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教頻道
中山市博物館1組藏品入選“共和國印記”見證物名單
發(fā)布時間:2024-11-20 來源:中山日報

記者從中山市博物館獲悉,中國僑聯、國家文物局聯合主辦的“共和國印記——僑心共筑中國夢”主題活動,于近日確定并公布“共和國印記”見證物、“共和國故事我來講——華僑文物百佳講述人”名單,中山市博物館3人、1組藏品分布入選。

中山華僑歷史博物館內,工作人員對游客進行講解。(資料圖片) 記者 明劍 攝

據了解,由中山市博物館館長余子龍講述的《館長帶你探“滄海之闊——中山華僑歷史陳列”》、講解員黃欣锜講述的《一片冰心在玉壺》、講解員譚佳韻講述的《一輛自行車 終身教育情》入選“共和國故事我來講——華僑文物百佳講述人”名單;由中山市博物館推薦的“20世紀50年代澳大利亞僑胞鄭嘉樂與國內往來的僑批一組”藏品入選“共和國印記”見證物;中山市博物館在“共和國印記——僑心共筑中國夢”主題活動中因積極組織,宣傳有力,成效突出獲得表彰。

中山市博物館申報的“20世紀50年代澳大利亞僑胞鄭嘉樂與國內往來的僑批一組”藏品入選“共和國印記”見證物。 通訊員供圖

自2004年起,市博物館便踏上了征集華僑藏品征程,足跡遍布澳大利亞、美國等13個國家和地區(qū)的30多個城市。截至目前,市博物館征集到5000余件華僑藏品。其中,本次獲獎的“20世紀50年代澳大利亞僑胞鄭嘉樂與國內往來的僑批”,正是來自澳洲著名僑領鄭嘉樂家族的慷慨捐贈。

歷經近20年的規(guī)劃、建設,中山華僑歷史博物館于2022年5月18日對外開放,這是中山首個集中展示華僑文化的專題展館,同時還建成了華僑特色資源數據庫,公開了1610件(套)華僑紙質藏品。展廳面積約1000平方米,展出了500多件(套)華僑文物實物資料。展覽以“滄海之闊”為主題,生動展現了香山(中山)華僑的寰球視野、開拓創(chuàng)新精神、連通中外的獨特貢獻以及愛國愛鄉(xiāng)的家國情懷。

在此次“共和國故事我來講”中,中山市博物館的兩名講解員,從愛國華僑吳桂顯和澳大利亞華僑阮靄培家族捐贈的華僑藏品出發(fā),通過對華僑文物的深入理解和宣講,生動詮釋了華僑們的奮斗歷程和家國情懷;館長余子龍則憑借對香山(中山)華僑歷史全面的了解,帶受眾探索“滄海之闊——中山華僑歷史陳列”。正是平時對于華僑文物深入研究、日常宣講經驗的積累,讓3位講述人成功入選了“共和國故事我來講——華僑文物百佳講述人”名單。

記者 高倩荷

◆編輯:龍慧◆二審:陳吉春◆三審:周亞平

版權與免責聲明:
① 凡本網注明“來源”為“中山日報”、“中山商報”、“中山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視頻,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(fā)表。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中山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 本網未注明“來源”為“中山日報”、“中山商報”、“中山網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來源”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來源:中山網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
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系。
聯系人:陳小姐(電話:0760-88238276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