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山鏡頭
再現鄭觀應恢弘人生
發(fā)布時間:2022-07-28 來源:中山日報


    村民們在觀看木偶戲表演。


    “臺上十分鐘,臺下十年功。”劇組成員通過大量認真、細致的排練,精彩呈現了鄭觀應的一生。

為紀念鄭觀應誕辰180周年,我市專門編排了木偶戲《鄭觀應》,以鄭觀應愛國史跡、商戰(zhàn)事跡、《盛世危言》等內容為題材進行創(chuàng)作,融合廣東音樂、三鄉(xiāng)木偶戲等兩種本土元素,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弘揚鄭觀應的愛國主義精神等思想文化。

鄭觀應的一生,學貫中西,洞悉利弊,“善讀有字之書,也善讀無字之書”。從外商洋行到民族工商業(yè)企業(yè),鄭觀應每每臨危上陣力挽狂瀾,其浩然巨著《盛世危言》,被譽為“醫(yī)國之靈樞金匱”,鄭觀應本人也被后世稱為“晚清全面看世界的第一人”。

三鄉(xiāng)鎮(zhèn)木偶戲協會會長張華森表示,近現代人物的木偶戲動作編排難度較高,因為人物講話的戲份多,動作少,難以惟妙惟肖地展現,不像傳統粵劇的木偶,有水袖,可以擺一些優(yōu)美的動作。2021年11月接到排練木偶戲的任務后,為呈現一臺經典的木偶戲,張華森不斷深究人物動作和臺詞內容,在道具方面也比之前的其它木偶戲有所改進,木偶道具與服裝采取純手工制作方式,并根據木偶角色的性格特征來決定造型、顏色、花紋。

最終呈現給觀眾的這部木偶戲濃縮了鄭觀應的一生,一共100分鐘,從考試落第跟隨親友去上海經商開始,以及到最后寫出《盛世危言》結束,一共十幕,本次節(jié)選后面四幕進行展演。臺前幕后的20位演員分工明確,有人專注表演、有人專注戲臺、有人專注后勤,連連呈現小高潮。

版權與免責聲明:
① 凡本網注明“來源”為“中山日報”、“中山商報”、“中山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視頻,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(fā)表。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中山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 本網未注明“來源”為“中山日報”、“中山商報”、“中山網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來源”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來源:中山網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
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系。
聯系人:陳小姐(電話:0760-88238276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