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山鏡頭
圖集 | 秋夜收禾蟲
發(fā)布時間:2022-10-05 來源:中山+

9月29日凌晨1點半,神灣鎮(zhèn)竹排村沙尾圍堤旁,黃杰豪正在自家小農莊的露天場子里一邊吃夜宵一邊觀察水位。已經漲潮,無數生長在稻底的禾蟲浮游起來,隨潮水涌入黃杰豪提前布下的“禾蟲籮”中。這一夜,黃杰豪和他的舅舅黃桂洪需要干的工作,就是一遍遍從籮底倒出收獲的禾蟲。

珠三角地區(qū)有句諺語“天紅紅,出禾蟲”,說的是農歷八月份傍晚,天邊出現紅色霞光時,就到了出禾蟲的季節(jié)。對于廣東人來說,高蛋白禾蟲乃至上的食材,是不可多得的美味珍饈。

黃杰豪家的籮是在農歷八月二十七布下的。按照經驗,秋分過后,禾蟲成熟,隨著秋潮漲落,神灣將會迎來“四水”禾蟲季,即農歷九月初一、九月十五、十月初一、十月十五。而在這四個時間前后幾天都算禾蟲季,都可以去收蟲。收禾蟲是一個看天吃飯的活兒,有時候情況好,可能每天都豐收,也有時候,一連幾天都收獲寥寥。

凌晨3點,堤外水位明顯下降,黃杰豪劃著小船查看圍起來的禾蟲灘,隱約可見一些禾蟲在水面游走。黃杰豪觀察水面禾蟲浮起情況,通常每5分鐘,黃杰豪和黃桂洪就要解開籮底收一次禾蟲。這一帶共約200畝灘涂,他們布置了十余個卡口,如果全部都收的話,要多請幾個人才行。當晚,黃杰豪和黃桂洪只是試試水,沒有請外人,收成并不理想,兩個小時過去,只收到幾公斤,但他們會繼續(xù)堅持到天明。

秋分過后,珠三角的老饕們便要應時出動,尋味而來。行家會在凌晨到神灣田頭收購禾蟲,而這個時節(jié),神灣市場上也已經有大批的禾蟲上市。黃杰豪一家與眾多神灣農民披星戴月捕撈的禾蟲,便會化為一道道地道美食被端上餐桌。今年,神灣禾蟲捕撈及烹飪技藝被列入中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,為神灣禾蟲產業(yè)注入新的生機。而從禾蟲季啟動的第一天開始,便有一個期盼埋在黃杰豪一家和同鄉(xiāng)們的心頭,“希望今年是個豐收年,像去年那樣?!?/p>


黃桂洪非常熟悉禾蟲的生長季節(jié)和習性,不時查看水位和幾處布籮卡口。記者 文波 攝


黃杰豪劃著小船查看圍起來的禾蟲灘,隱約可見一些禾蟲在水面游走。記者 文波 攝


黃桂洪解開長長的籮網底端繩子,小心翼翼倒出禾蟲。記者 文波 攝


神灣禾蟲。記者 文波 攝


辛苦了一晚,黃杰豪帶著捕撈到的禾蟲回自家小農莊。記者 文波 攝


神灣境內灘涂星布、水草豐茂,為禾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生長環(huán)境。記者 文波 攝


◆編輯:龍慧◆二審:馮嘉揚◆三審:周亞平

版權與免責聲明:
① 凡本網注明“來源”為“中山日報”、“中山商報”、“中山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視頻,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(fā)表。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中山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 本網未注明“來源”為“中山日報”、“中山商報”、“中山網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來源”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來源:中山網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
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系。
聯系人:陳小姐(電話:0760-88238276)。